國泰航空因機師不足以應付需要,聖誕節起連續三周每日取消超過10個航班,引起了市民與政府巨大反響,使香港的人力短缺問題再次成為關注熱點。按推算,三個星期來受影響要更改行程的旅客平均每日達千人,除了為數頗多的旅客個人利益受損外,國泰作為香港的國際航線代表公司Flag Carrier,無可避免會衝擊香港空運中心的聲譽和地位。
由去年疫後復常開始,香港的經濟復蘇就備受人力短缺所掣肘,國泰取消航班事件,只是一個更近期更具體的例子,顯示人手不足對市民生活以至社會整體利益的負面影響。
特首最新的《施政報告》提出了多項應對措施,以「搶人才、留人才,培育本地人才,加強本地勞工培訓,釋放更多勞動力及提升勞工生產力」。筆者認為,長久之道在香港人力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在改善人力規劃和提升人才培訓效能、進行範式轉型方面著力。
香港過往不斷重蹈人力錯配的覆轍:課程規劃滯後於經濟及社會需求的轉變。課程規劃的偏差源自人力需求預測及規劃跟現實的落差,而造成預測跟現實出現落差,甚至由預測過剩變成現實不足這種嚴重失準,其主要原因,一是以「現在式」和「過去式」的資料來做「將來式」規劃,二是「人力需求」的考慮偏於微觀和本地化,而香港經濟高度受外圍因素影響,本身可控和迴旋空間不足,這種方式往往使人力規劃失準並陷入被動。
當人力規劃以宏觀規劃和外圍發展趨勢為依歸後,人才培訓就需要有所引導,以修補市民對轉變的認知滯後和課程供應滯後的市場缺失,而且要打通環節,提高回應需求轉變的速度。具體做法上,政府可指定機構負責撥款,開放廣納其他機構參與,資助其針對目前和未來需要的技能轉型和技能提升培訓課程,另外,擴闊受惠對象至所有勞動人口,以改善人力供應。
作者為香港專業進修學校及港專學院校長,從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逾二十年。
電郵:president@hkct.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