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一定聽過「坐月」這個詞吧?但知道它的意思及其由來嗎?
「坐月」一詞在漢語裏,古代是指坐於月下,用於現代則是婦女於產後一個月內休息調養的意思。其實不僅中國人會「坐月」,原來各地都有這種習俗,時間約為一個月,實際上是一種對產婦的特別行為和照顧方式。粵語叫「坐月」;普通話稱為「坐月子」或「作月子」;日語則稱「產後之肥立」(產後の肥立ち、さんごのひだち);韓語稱為「三七」(삼칠、三七,即21天);印度稱為「jaappa」,拉丁美洲國家稱為「la cuarentena」,即四十天的意思(英文單詞「quarantine」的辭源)。按照各地的不同風俗,也有四十天、兩個月和一百天的分別。
「坐月」起源於至今二千多年前的漢朝,西漢《禮記.內則》中記載,這是漢人婦女產後必經的一種儀式性行為。中國傳統稱產後一個月為滿月,兩個月為大滿月。西醫亦將這一產後身體各器官復原的特殊時期稱為「產褥期」,需六周至八周,即四十二天到五十六天。中國人尤其重視「坐月」,認為婦女因生產大傷元氣,這段期間的調養及衞生保健等,對產婦身體的恢復,以及日後長期的健康狀況影響頗大。而「坐月」便可使產婦有足夠時間休養生息,多吃、多補、多睡、少做其他的事,希望以此調理好身體。
中國人「坐月」還有許多傳統風俗︰如不能去寺廟、避免外出吹風等,而有些家庭會根據其家鄉的習慣舉行儀式,像拜祭祖先。不過,隨着現今社會和生活環境的改變,不少習俗已是可免則免,但有些仍一直保留至今,並成為人人都為之歡喜的一種習慣,例如我今天想跟大家介紹的吃薑醋、派薑醋。豬腳薑醋,是一道廣東的特色菜,原本是為產婦創製,卻得到男女老幼的青睞。由於是女性及產婦最適合的補品,所以幾乎家家戶戶坐月子時都會熬上一大煲。主要材料有豬腳、甜醋、雞蛋和薑。薑醋具有補氣活血、祛風寒、開胃養顏、補血補鈣的功效。
不過,原來吃薑醋、派薑醋同樣講究。在廣東地區,嬰兒出生後12天,親友才能探望產婦及嬰兒,因為產後母親體力不足,不適宜招呼客人。那天稱為「十二朝」,從這天開始,產婦就可以進補,吃薑醋祛風,這時便可以開始派薑醋了。而嬰兒滿月後,薑醋不能再送出門,要待客人探訪時才可享用。但只有順產的產婦能在十二朝派薑醋,如果是剖腹生產,則要待二十八至二十九朝才能吃薑醋,不然會容易使傷口受刺激,導致發炎。而且,嬰兒滿月當天可用碌柚葉洗澡,寓意嬰兒「大個仔」,此為「洗蘇」儀式。
林愛妮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語言通用教育學部講師
網址:www.hkct.edu.hk
聯絡電郵:dlgs@hkct.edu.hk
(文章轉載自2021年1月27日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