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專欄

關於港專 > 傳媒中心 > 新聞及專欄

言必有中:一個銀錢大夿夿 銀包無錢輕僄僄

上回討論五個粵語疊字形容詞,分別為「散捜捜」、「厯厯亂」、「密卙卙」、「空寥寥」、「薄移移」,以下介紹另外五個。

1. 厚陸陸
這可比較陌生了吧?詹憲慈(生卒年不詳)《廣州語本字》(《廣》):「陸陸者,厚也。俗讀陸陸,若𥹉𥹉。」「陸」字《說文解字》(《說文》)解其為「高平地」,即高出水面的平地,此解釋與「厚」有關連義,《廣雅》已見有載;《廣韻》亦謂「陸,高平曰陸。又髙也,厚也」,亦具「厚」義。按《廣》的標音,「𥹉」字讀音如今日我們說「立黐黐」的「立」,全詞即讀如「厚立立」。你還有聽到人家說這個詞語麼?

2. 短叕叕
難道是「啜啜」?不是啦!《廣》:「叕叕者,形容物之短也。俗讀叕,音近徹。」《說文》謂「叕,綴聯也」,段玉裁(1735-1815)注其謂:「聯者連也」,即「叕」是「綴」之本字,解「聯連」之意。我們從古文獻中,發現《淮南子·人間訓》有「聖人之思脩,愚人之思叕」一句,這「叕」字應作「短淺」解,惟「短叕叕」的用法及詞語色彩都跟「思叕」不太同,兩者是否相關實待考究。《廣》標其國際音標為「tsit1」,即讀為「cit1」,以「設」開口,以「it」收結,就是其讀法了。今天,「短叕叕」已鮮為所用。

3. 長隑隑
你有說過這個詞語嗎?我肯定你有! 《廣》:「隑隑者,長也。俗讀隑,若桂林語之『來』。」「隑」字在《說文》未有收錄,惟在西漢揚雄(前53-18)《方言》卷一三早有所載:「隑,陭也。」另卷七:「隑企,立也。……委痿謂之隑企。」指梯子、站立、不能行走等。在三國魏張揖(生卒年不詳)撰的《廣雅》中,「隑」字出現了三次,分別有「長也」、「立也」、「陭也」之解釋,見有「長」的意思。據粵語審音配詞字庫,「隑」字粵音讀為「goi1」,與「該」同音;惟《廣》一書以「lai4」標音,二者迥然不同;《廣》的標音與今日我們所用相同,屬方言讀音,我們讀出「長賴賴」時把「賴賴」的第六聲轉為第四聲,就讀到了。你,剛剛大概讀出了吧?

4. 輕僄僄
我肯定你一定用過這個詞語啊!《廣》:「僄僄者,形容物之輕也,俗讀僄,若飄。」「僄」字,《說文》解之為「輕也」,詹氏說此字與「飄」發音相同,並表明是古音。《廣》標其國際音標為「piu1」,陰平聲。《荀子·議兵》形容楚人趫捷時說:「輕利僄遫,卒如飄風。」唐楊倞(生卒年不詳)注其曰「亦輕也」;《廣韻》:「僄:僄狡輕迅。」「僄狡」可解釋為敏捷而勇猛。毫無疑問,「僄」作為輕、捷之解,是具歷史依據的。今天我們說的「輕飄飄」,其實就是「輕僄僄」啦。

5. 大夿夿
有沒有聽人家說過類似「大拿拿兩萬文喎」的說話呢?對了,「夿夿」就是「拿拿」啦。那「夿夿」是什麼意思呢?《廣》有這樣的解釋:「夿夿者,形容物之大也。俗讀夿,若拿。……常語有曰『一個銀錢大夿夿』。」《說文》「夿」字未見收錄,這字在古代文獻中亦非常罕用,我們只在北宋及其後的韻書與字典中查找得到;《集韻》、《類篇》、《字彙》均解之作「大」。《廣》以「一個銀錢大夿夿」為例解釋「夿夿」用法,這跟今天我們使用習慣相近;而這個「大」,在粵廣地區只用以形容金錢數量之大而已;我們會說「大夿夿兩萬文」,而不會說「大夿夿兩萬個人」。

方言每一個語音不一定有原來的代表文字,蓋古代環境複雜,朝國邊界變化殊多,移民是常見動作,語言隨時地流動演化。惟我們從這些珍貴資料可見,粵語仍保留不少可追溯的古字,原來我們日常掛在口中、不經意使用的字句,隨時承載上悠久古意;疊字形容詞更突出粵語活潑、可愛與傳神的一面,實非「硬弸弸」的哈!

郭錦鴻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語言通用教育學部講師
網址:www.hkct.edu.hk
聯絡電郵:dlgs@hkct.edu.hk

(文章轉載自2022年5月25日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