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专栏

关于港专 > 传媒中心 > 新闻及专栏

言必有中:一个银钱大夿夿 银包无钱轻僄僄

上回讨论五个粤语叠字形容词,分别为“散捜捜”、“厯厯乱”、“密卙卙”、“空寥寥”、“薄移移”,以下介绍另外五个。

1. 厚陆陆
这可比较陌生了吧?詹宪慈(生卒年不详)《广州语本字》(《广》):“陆陆者,厚也。俗读陆陆,若𥹉𥹉。”“陆”字《说文解字》(《说文》)解其为“高平地”,即高出水面的平地,此解释与“厚”有关连义,《广雅》已见有载;《广韵》亦谓“陆,高平曰陆。又髙也,厚也”,亦具“厚”义。按《广》的标音,“𥹉”字读音如今日我们说“立黐黐”的“立”,全词即读如“厚立立”。你还有听到人家说这个词语么?

2. 短叕叕
难道是“啜啜”?不是啦!《广》:“叕叕者,形容物之短也。俗读叕,音近彻。”《说文》谓“叕,缀联也”,段玉裁(1735-1815)注其谓:“联者连也”,即“叕”是“缀”之本字,解“联连”之意。我们从古文献中,发现《淮南子·人间训》有“圣人之思脩,愚人之思叕”一句,这“叕”字应作“短浅”解,惟“短叕叕”的用法及词语色彩都跟“思叕”不太同,两者是否相关实待考究。《广》标其国际音标为“tsit1”,即读为“cit1”,以“设”开口,以“it”收结,就是其读法了。今天,“短叕叕”已鲜为所用。

3. 长𬮿𬮿
你有说过这个词语吗?我肯定你有! 《广》:“𬮿𬮿者,长也。俗读𬮿,若桂林语之‘来’。”“𬮿”字在《说文》未有收录,惟在西汉扬雄(前53-18)《方言》卷一三早有所载:“𬮿,陭也。”另卷七:“𬮿企,立也。……委痿谓之𬮿企。”指梯子、站立、不能行走等。在三国魏张揖(生卒年不详)撰的《广雅》中,“𬮿”字出现了三次,分别有“长也”、“立也”、“陭也”之解释,见有“长”的意思。据粤语审音配词字库,“𬮿”字粤音读为“goi1”,与“该”同音;惟《广》一书以“lai4”标音,二者迥然不同;《广》的标音与今日我们所用相同,属方言读音,我们读出“长赖赖”时把“赖赖”的第六声转为第四声,就读到了。你,刚刚大概读出了吧?

4. 轻僄僄
我肯定你一定用过这个词语啊!《广》:“僄僄者,形容物之轻也,俗读僄,若飘。”“僄”字,《说文》解之为“轻也”,詹氏说此字与“飘”发音相同,并表明是古音。《广》标其国际音标为“piu1”,阴平声。《荀子·议兵》形容楚人趫捷时说:“轻利僄遫,卒如飘风。”唐杨倞(生卒年不详)注其曰“亦轻也”;《广韵》:“僄:僄狡轻迅。”“僄狡”可解释为敏捷而勇猛。毫无疑问,“僄”作为轻、捷之解,是具历史依据的。今天我们说的“轻飘飘”,其实就是“轻僄僄”啦。

5. 大夿夿
有没有听人家说过类似“大拿拿两万文㖞”的说话呢?对了,“夿夿”就是“拿拿”啦。那“夿夿”是什么意思呢?《广》有这样的解释:“夿夿者,形容物之大也。俗读夿,若拿。……常语有曰‘一个银钱大夿夿’。”《说文》“夿”字未见收录,这字在古代文献中亦非常罕用,我们只在北宋及其后的韵书与字典中查找得到;《集韵》、《类篇》、《字汇》均解之作“大”。《广》以“一个银钱大夿夿”为例解释“夿夿”用法,这跟今天我们使用习惯相近;而这个“大”,在粤广地区只用以形容金钱数量之大而已;我们会说“大夿夿两万文”,而不会说“大夿夿两万个人”。

方言每一个语音不一定有原来的代表文字,盖古代环境复杂,朝国边界变化殊多,移民是常见动作,语言随时地流动演化。惟我们从这些珍贵资料可见,粤语仍保留不少可追溯的古字,原来我们日常挂在口中、不经意使用的字句,随时承载上悠久古意;叠字形容词更突出粤语活泼、可爱与传神的一面,实非“硬弸弸”的哈!

郭锦鸿 香港专业进修学校语言通用教育学部讲师
网址:www.hkct.edu.hk
联络电邮:dlgs@hkct.edu.hk

(文章转载自2022年5月25日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