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太空任務多次波折之時,神舟19號在昨天發射,引起世界關注。無獨有偶,中國初創公司深藍航天上周五推出兩張2027年首航的亞軌道載人飛船船票,每張150萬元,結果在20分鐘內售罄。繼美國之後,中國的太空航天活動民營化和商業化,逐漸走上舞台。
估計這兩張票未必落在港人手中,但今年《施政報告》卻把港人航天夢進一步作實。《施政報告》提及,政府將成立一所研究中心,參與國家嫦娥8號任務。這項由國家航天總局交付的任務是研發一款能兼備流動充電功能及在月面靈巧操作的多功能作業機械人,將由科大團隊牽頭,港大、中大、理大和城大參與,並有內地和海外機構協作。
創科及工業局孫東局長還證實,入選國家第4批預備航天員的一位香港載荷專家已赴北京接受全面系統性訓練,順利的話最快在兩年後上太空。據香港媒體消息,這名港人專家是一位Madam,原職警隊總督察,博士學歷,信息科技及電腦學背景。
航天載荷專家與航天員擔任不同角色。載荷專家負責操作科學實驗和技術驗證設備儀器、確保其正常運作、收集數據、進行實驗和分析結果等,一般是科學家、工程師或其他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要求與職業航天員不同。我國第一名航天載荷專家是參加神舟16號任務的桂海潮。
香港專家成功入選10名預備航天員之一,消息令人振奮,正如特首所言,突顯了國家對香港科研發展的重視,更顯示香港青年實現夢想的決心和毅力。
除了公立大學,自資院校的港專與清華大學團隊合作研發了信息安全技術設備「雪鴞」2,並透過他們參加了今年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最近更獲發國家任務結果認定函。港專還在努力,期望能進一步派人參與國家科學任務團隊。這一切都顯示,有「一國兩制」的獨特地位,港青有條件多做一些科學家夢。
作者為香港專業進修學校及港專學院校長,從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逾二十年。
電郵:president@hkct.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