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專欄

關於港專 > 傳媒中心 > 新聞及專欄

卓言絮語:「源頭減廢」 溯源而上

兩個月前到英國渡假,探望親友,對當地的廢物回收有第一身的體驗,覺得有值得我們借鏡之處。 
 
對家居廢物的處理,英國各市郡的做法大同小異。日常生活廢物一般分作三類:非回收廢物、可回收廢物和植物類廢物,以不同顏色垃圾桶收集,每種固定於每星期的某一天由承辦商回收車收集。至於非一般家居生活廢物,例如電器、建築物料、金屬、大型物件如行李箱或傢俬等,則要送到指定的回收商處理。 
 
什麼廢物可回收,當地有直接易懂的分辨方法,就是在物件上清楚標示。就如貨物的包裝,這是家居日常廢物的一個主要來源,包裝物料上會印有說明是可回收還是不可回收,或者是要送到某些地方回收。 
 
這樣的分類簡單清晰,市民容易跟從,也很自律。獨立戶需要自行把垃圾桶送到路邊等候回收,責任十分明確;至於多層式住宅,偶有不依規矩的住戶,但經管理公司提醒後也會有所收斂。所以,建立了習慣,環保意識比較深入民心,加上有多種途徑處理固體廢物,英國即使沒有家居廢物徵費,問題也不算大。 
 
特區政府對於外國的做法是了解的。環保署擬製了6份不同業界的《減少包裝及包裝管理的實用指引》,在「超級市場及雜貨店」的「宣傳及顧客教育貼士」中,就提出「應盡量使用具有清晰回收指示的包裝」,並且引述了世界各地的規管做法,例如歐盟規管生產商在使用包裝物料和減少包裝廢物上的責任,德國規定在市場上推出已包裝產品的人士要支付包裝廢物的回收費用等。在英國,2007年制訂了《生產者責任與義務(包裝廢物)規例》,使廢物生產者對廢物的回收與恢復,以及消費者信息負有法律責任。 
 
香港政府致力「源頭減廢」、實行污者自付原則,從而推出家居固體廢物徵費,那更需要往上溯源,從廢物生產者著手,讓其負起法律和財政上的責任。 
 
作者為香港專業進修學校及港專學院校長,從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逾二十年。 
電郵:president@hkct.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