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專欄

關於港專 > 傳媒中心 > 新聞及專欄

卓言絮語:習慣差異不阻骨肉親情

去年12月下旬起,香港街上的內地遊客多了,春節期間更會碰到一家大小的,筆者就在年初三跟北京朋友飲茶,他和另外兩家人,各自帶著小孩一起來港遊玩,住在迪士尼花費不菲,但就是開心。黃金周之後,地鐵上還是不時碰到內地旅客,只是變成年輕人居多。據統計,春節首4天內地訪港旅客超過疫前的2018年,酒店總體入住率9成,一洗香港旅業幾年來的頹態。 
 
除了遊客,以各種專才計劃來港工作的內地人也多了。近期頻繁的相互接觸,社交媒體上觀察香港的帖文也相應增加,由過往的香港人走路特別快,慢慢轉移到更深的社會與職場領域,所謂香港的「x大怪」,搶眼球的標題引動了兩地網民熱議。 
 
內地朋友提及的,有「帶水壺」、「帶長袖外套」、「帶現金」等生活習慣,也有涉及觀念性的如「禮貌和尊重他人」、「注意環保」、「寬心下班和請假」、「注重私隱」等,因此表現在公共場所不擠擁、不高聲說話和保持安靜,不用擔心人家問年齡和婚嫁狀態。有「港漂」進一步分析這些差異現象的背後原因,例如香港街頭和公共交通上很多老人家,他認為不純是香港老齡化比內地嚴重,而是香港較多長者仍然保持活力,繼續出外參與活動甚至工作。 
 
同樣地,同5、6年前比較,縱使習慣不同,香港對內地人的態度也改變了,多了接納和諒解。途經旅遊景點的地鐵站,間或有旅客衝入車廂,搶佔座位,但大家還是和諧相處。香港人曾經擔心,國家與越來越多外國互免簽證,會令內地旅客不再對香港有興趣,但這個春節的現象並非這樣。筆者與內地朋友接觸,無論有沒有說出口,他們都對香港有著一份濃濃的骨肉親情,有機會就來「省省親」。 
 
為讓香港旅業復甦以帶動經濟,中央首先增加了兩個自由行的內地城市西安及青島。我們要透過增加兩地交往促進彼此了解和感情。 
 
作者為香港專業進修學校及港專學院校長,從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逾二十年。 
電郵:president@hkct.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