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專欄

關於港專 > 傳媒中心 > 新聞及專欄

言必有中:沐浴盥洗 仔細分工

佛誕又名「浴佛節」,在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日。當天大小佛寺均會舉行浴佛法會,熱鬧非常。「浴佛」又稱「灌佛」,是紀念佛陀降生後,天降淨水浴其法身的故事。何以我們使用「浴」字而非「沐」、「盥」、「澡」、「洗」等字?這些字的古義又是否有分別呢?

日常生活中,我們把「用水清潔物件」之行動一律稱為「洗」。出於生活所需,古人對「清潔」用詞其實「分得很細」。「清潔」不同的部位,會用不同的字詞,可謂比今天更講究。

先說「沐」字。「沐」是洗頭髮的意思,《說文解字》: 「沐,濯髮也。」《莊子·田子方》載孔子見老子,老子剛洗完頭,披散頭髮待其乾:「老聃新沐,方將被髮而乾」,「沐」字指的便是洗頭髮了。南朝宋顏延之(384 - 456)《為織女贈牽牛詩》有「閶闔殊未暉,咸池豈沐髮」之句,用事於楚辭《九歌·少司命》「與女沐兮咸池,晞女髮兮陽之阿」,皆有洗髮之所指。

「浴」即洗身,《說文解字》謂 「浴,洒身也。」記得以前中學會考文學課程有《論語·先進》〈公西華侍坐章〉名篇,故事記載孔子與一眾弟子談論志向的對答。孔子弟子曾點以「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回答獲得孔子的肯定。「浴乎沂」即「在沂水洗身」,能帶上童子在沂水邊浴身,簡直是一幅「有聲有畫」的美圖,反映社會安定、民眾快樂的現況。那麼,「沐」「浴」二字在什麼時候連用呢?其實,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年代,兩字已連用了,《論語·憲問》:「孔子沐浴而朝。」後來的《孟子·離婁下》也有「齊戒沐浴,則可以祀上帝」的記述,可見二字連用始於甚早。髮身共洗,其義今同。今日我們雖不分字而用,但見不少幼稚園課本仍保留着教授「沐浴」這古老詞語,延續了此詞的生命。

「盥」、「澡」均解作「洗手」。《說文解字·皿部》: 「盥,澡手也。」《說文解字·水部》:「澡,洒手也。」隋唐《藝文類聚·總載水》載《搜神記》曰:「使婢取盥手水飲之而有娠。」「盥手水」也即「洗手水」。北宋《太平御覽·斗爭》謂「二人共澡手,令人爭斗」,說明人不應共以一器洗手以免打鬥爭吵。今日我們還會稱洗手間為「盥洗室」。

古代「盥」字有時會與「漱」連用,如《禮記·內則》:「子事父母,雞初鳴,咸盥漱。」「漱」即「洗滌口腔」,《說文解字·水部》:「盪口也。」清段玉裁注之謂「盪口者,吮刷其口中也。」「盥漱」也即洗手和漱口,等同我們今日「梳洗」的意思。

洗腳又如何?《說文解字》: 「洗,洒足也」。「 洗」字原只指「清洗腳部」, 甲骨文把三滴水分別點在一隻腳的上、左、右方,象徵置足水中,這就是洗腳的意思了。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沛公方踞床,使兩女子洗足。」漢高帝如何懂得享受,不用解釋。

東漢·王充《論衡·譏日》:「且沐者,去首垢也。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皆去一形之垢,其實等也。洗、盥、浴不擇日,而沐獨有日。如以首為最尊,尊則浴亦治面,面亦首也。」雖然王充「譏日」的原意是要諷刺當時社會迷信禁忌的風氣,然從他這番話可知,沐、洗、盥、浴在那個年代,既有各自的分工,也有相同的意義,就是「去一形之垢」,去除肉體上的污垢。

今日,頭髮、臉皮、身體、手腳、衣服,乃至於耳朵、眼睛,我們都習慣用「洗」配詞,算是跑贏兄弟,成為大哥了啦。也是,正所謂「不用分得那麼細」嘛,你跟人家說「買沐髮露」,想必被歸入異類。但「浴佛節」是佛教紀念釋尊誕生的重要日子,也是傳統稱呼,佛教徒以淨水灌浴佛身,是出於對釋尊的尊重,載承法意,當然要分清楚了。

郭錦鴻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通用教育學部助理講師
網址:www.hkct.edu.hk
聯絡電郵:dlgs@hkct.edu.hk

(文章轉載自2021年5月26日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