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鼓励体育科卓越成绩的学生报读运动管理及训练的学士学位课程,港专学院特设奖学金,不过,校长却慨叹这个奖学金,「想派,都唔易派出」。
港专校长陈卓禧摇摇头说,全港每年只有约30人能在中学文凭试的体育学科和应用学习课程运动及体适能教练考获「卓越」的成绩,合符资格申请港专奖学金的学生不多。
他表示,近年政府大力推广体育运动,投入不少资源培养运动员以及提高各项运动的水平,亦大力普及一般市民运动,实行精英化、盛事化及普及化,但仍未在社会形成一个有利体育运动发展的生态环境。不少家长和学生都对体适能、运动课程有抗拒,对这个专业存有误解,标签了:「读运动、体育,只是读书不成的学生才会报读」,阻碍了学生选择修读体适能运动的课程,不但影响业界人才不足,更妨碍了青少年在中小学以至大专的多元发展,中学文凭试报考体育科人数单薄就是例证。
陈校长指出,为了打破僵局,促成有利生态的出现,港专勇敢走出第一步,设立「卓越体育发展奬学金」,只要在中学文凭试体育科目考获5级或以上,或应用学习课程运动及体适能教练科目取得「达标并表现优异(II)」成绩,便符合资格申领奖学金,每位学生可获学费半额的资助,让有潜质的学生得到资助。
他说,这项奖学金加上新办的运动管理及训练学士学位课程,就是为性向合适在体育运动发展的青少年铺路,给学生、家长和学界清晰的信息,体育运动相关专业是一个新兴的热门行业,前景光明。
陈卓禧打趣说,在政府,体育运动、青年事务属民政事务局,职业专才教育(VPET)属教育局,人力资源及人口老化属劳工及福利局,市民健康属食物及卫生局,现在港专的运动管理及训练学士学位课程,把四个局的工作都串连起来了。他希望,港专的努力能得到这些政策局的支持,因为港专正是配合这四个政策局的政策目标,推动体育运动普及化,加强市民特别是老人健康,配合正成为热潮的健身行业提供人才,使青少年有更多元的发展。而这一切,有赖首先营造出良性生态。
港专学院教育学系系主任周华教授表示,每年在中学文凭试考获5级或以上的学生之百分率甚低,约1.4%至2%,在2018年考获5级或以上不足20人,至于报考应用学习课程运动及体适能教练课程的学生中,在今年只有7人取得「优异」的成绩,即使设有奖学金,也难于发放,他对「想派,都派唔出」极具同感。
周教授续指,现时的评分标准,使学生在中学文凭试难于考获佳绩,部分中学会因而不开设体育科目,这样会进一步影响香港体育的发展。
事实上,体适能、运动课程毕业生的出路甚广。周华教授称,近年愈来愈人注重健康,对运动教练的需求不断上升,毕业生可从事运动教练的工作,教导人们正确运动的方式。毕业生亦可于公营或私营机构,例如学校、体育总会、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慈善机构、住宅会所、私人体育及康乐会所担任运动训练、体适能及体育活动管理工作,包括举办训练班、活动及赛事等;也可从事体育推广公司及体育传媒等。
港专学院在今年新开办《运动管理及训练(荣誉)社会科学学士》课程亦十分多元化,启导学生建构运动管理及训练实务的工作理念和全面而坚实的学理基础、装备学生使他们具备丰富的实务识见和技能以履行各类运动管理职责,以及提供机会让学生体验运动管理及训练实务运作、发展专业互动技能和内化工作理念。
将升读港专学院《运动管理及训练(荣誉)社会科学学士》课程三年级的高家俊表示,体育运动是一行有发展的行业,出路亦甚广,并将体育运动视为终身职业,而他报读学士学位课程,就是希望提升一个层次,掌握更多运动管理的知识,有助将来可以成为健身中心的管理层,「读完高级文凭都可以做教练,但我不想一世都做教练,希望将来可做管理层,或者自己开健身中心,所以想读学士学位课程」。
家俊在高中开始接触健身运动,之前不甚喜欢运动,当时是为了减肥,慢慢地将运动变成习惯,并对运动兴趣,更决定报读与运动有关的科目,但家人一直不赞成家俊报读运动体育的科目,直言「冇人靠运动赚到大钱」,惟他坚持修读运动科目,在中学文凭试后,他报读了港专的体适能、运动文凭,其后升读高级文凭,今年将修读学士学位。
家俊庆幸当年自己坚持报读运动科目,他指出,他有朋友就是顺应家人的意愿,报读了会计科目,但读了一年后,发觉自己不合适,再报读运动科目,因而白白浪费了一年的时间。
图片说明:
港专校长陈卓禧(左一)表示,为了鼓励体育科卓越成绩的学生报读运动管理及训练的学士学位课程特设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