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专学院(港专)携手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共建“航天安全及人因工程联合实验室”,深度聚焦移动式自组网安全监测与自主应用系统,反复运算研制面向极端环境与恶劣工况的航天、极地载具应用的软硬体系统。联合实验室重点研发、集智攻关的“雪鸮”2信息系统,即可适用于南极内陆极端工况“大型载具智慧物联网终端安全监测与健康管理系统”,成功透过清华团队参与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并已顺利完成了在中国南极昆仑站的全部技术测试与性能验证,成功取得了我国自主研发高可靠性、高精确性、高复用性车载安全应用系统至关重要的现场资料及工程经验。
港专今日举行“港专x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中国南极考察‘实施国家重大任务阶段性科技成果’传媒发布会”,邀请港专校董会荣誉主席、原全国人大常委谭耀宗先生、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教授、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郝银星博士、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副董事长张国义先生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广播电视香港记者站站长王喜凯先生担任主礼嘉宾,共同见证港专在科研领域的重要时刻。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院长成波教授率领科研及任务代表团,包括任务专家、载荷专家、科研专家等出席盛会。
港专校董会荣誉主席、原全国人大常委谭耀宗先生致辞时表示,随著全球竞争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对南极的科研投入和战略布局显著增加。南极作为国际共管的和平大陆,不仅是全球科学探索的前沿阵地,也日益成为国家战略安全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当前国际形势愈发复杂的背景下,南极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科研范畴,成为各国在全球资源竞争中的重要一环。无论是海洋资源的开发、极地环境的保护,还是未来全球治理框架的构建,南极在资源保障、气候应对和国际影响力竞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价值。各国在南极展开的科研与技术竞争,将对全球治理的未来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港专与清华的科技研发与专案合作,是以国家战略任务为导向,以关键技术突破为主旨,以工程装备研发为核心设定的。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圆满完成不仅是中国在极地科考领域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国家科研实力的集中体现。作为致力于推动职业专才教育发展的高等院校,港专矢志发展成为应用科学大学,并向著这个目标迈开坚实步伐,全力前进。这次港专成功参与国家级科考任务,展示了我们的科研能力,彰显了港专“可靠‧走在前”的特质,成为我们迈向应用科学大学的基础之一。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教授致辞时表示,港专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携手联合研制的原型验证装备“雪鸮”2 成功参与国家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并取得圆满成功,是展现了团队在网络安全保障和工业物联网领域的雄厚实力,也是对香港科研实力的充分肯定。他说,这次合作涵盖了资讯收集、采集和传输等关键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他指出,国家在深空、深地、深海和极地探测事业发展一日千里,香港有幸能参与其中。今年6月,“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国家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取样的历史性任务,当中就有香港科研团队的参与。“我乐见有越来越多的香港科研团队参与国家级的重大科研项目,除了证明香港的创科实力外,更展现香港科技界助力国家科技走向自立自强的积极担当。”
港专协理副校长易晨教授介绍时指出,在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昆仑站国家任务中,港专携手清华大学联合研制的“雪鸮”2信息系统,全面适应南极内陆超低温、高海拔、暴风雪、强辐射、多裂隙的极端环境恶劣工况,圆满完成了各项技术测试与工程验证任务。港专的科研团队以前沿的视野和创新精神,与清华团队共同为南极任务注入了新的活力。港专与清华大学的精诚合作,不仅开创了前沿的科研创新模式,更展示出内地与香港在共同承担国家科研任务中的协作潜力。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航天载具研发中心副主任、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内陆队预选队员孙鹭先生分享时表示,南极作为“战略新疆域”不仅是中国的挑战,也是全球的共同课题。作为高校,我们不仅要回应国家号召,积极参与科研任务,还要承担起培养人才、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我相信,内地与香港的高校通过协同创新、合作探索、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将为国家在南极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也将为世界提供更多的中国智慧。展望未来,我们期待通过更多的“香港-内地”高校合作,推动南极科研创新及工程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探索。
2024年“雪龙”2访港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极地科研中的贡献,赢得了全球的瞩目。我国在未来十年内将对南极、北极、珠穆朗玛峰、大洋深海、平流层临空环境、外太空深空环境开展一系列的重大探索与科研任务,清华与港专联合团队也将全力以赴,紧随国家战略脚步,坚实地完成每一个科研任务。让我们共同期待2025年的中国南极考察与中国热气球高空飞行与科学试验国家任务的装备展现,勇毅前行,勇担重任!
同日港专举办科普学生交流会 —“坚毅‘触’迹 — 南极与中国考察”,来自10所中学和高校及不同青年组织的近200名学生和青年出席参加,反应热烈。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航天载具研发中心副主任、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内陆队预选队员孙鹭先生以“人类南极百年:过去现在大不同”为题,分享南极概况,人类百年来在南极的探索以及我国南极考察的历史与现状。他指出,南极洲的探险历史延续了数个世纪,百年来有无数的研究和探险活动在这片寒冷而神秘的大陆上展开。南极洲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独特的环境条件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机会,人类通过对南极洲的探险,深入了解地球的气候变化、全球海洋回圈、物种的适应性等重要问题,南极也为天文学和其他科学研究研究提供了震撼人心的场所。中国南极考察是全人类南极探险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科技兴国、民族复兴、造福人类的伟大事业。面对南极的未知和极端条件,中国考察队员和科学家们展现出了无畏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他们的奋斗成为人类勇往直前、追求卓越的典范。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航天载具研发中心载具专家、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员曲南以“坚毅的成果: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掠影”分享了考察队员在南极实地工作、生活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