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专栏

关于港专 > 传媒中心 > 新闻及专栏
港专学院「运动专家话当时系列」 香港体育学院前总监Dr. Dennis Whitby

 

港专学院教育学系举办了「运动专家话当时系列」,得到运动业界重量级人士支持担任主讲嘉宾,讲述不同范畴的内容,向学生分享不同范畴的专业知识、经验与心得,务求将学生打造为知识型运动管理专才。第二场讲座邀请了香港体育学院前总监韦德比博士(Dr. Dennis Whitby)任主讲嘉宾,他与就读运动管理、体适能及教练相关学科的港专学生分享了他对香港体育发展的看法。

 

是次讲座的课题为「香港的体育运动:我们可否做得更好?」Dr. Whitby指出,目前,香港体育活动包括精英运动项目发展政策,由民政事务局负责。该局辖下有众多范畴,其中体育活动属于康乐及体育科,由体育专员负责统筹及推行体育政策的工作,包括协调各决策局和部门、体育总会及相关组织,推动和落实政府的体育政策目标,即精英化、体育活动普及化和盛事化。不过,他认为,有关政策目标未必符合香港的需要。

 

先谈精英化,现时由香港体育学院负责培训精英运动员。Dr. Whitby认为香港欠缺一个长远发展精英运动的政策,规划精英运动的整体发展。他指出,香港政府在过去数十年一直将体育运动包括精英运动视作为康乐休闲性活动,并没有大力发展精英运动项目。每当个别精英运动项目有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中取得佳绩时,政府才投放资源在该项目上。至于非精英运动项目,政府则提供非常有限的资助和配套,反映出政府多年来欠缺一个发展精英运动的策略性计划。

 

另外,运动教练的角色非常重要。1996年「风之后」李丽珊勇夺香港首面奥运金牌及2012年「牛下女车神」李慧诗在奥运赢得铜牌等,均证明了香港运动员有能力在国际级别的运动比赛取得佳绩,但也别忘背后运动教练团队的付出。Dr. Whitby表示,政府在培训精英运动员时,除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外,不要忽略运动教练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香港体育学院约有75%的教练是来自海外,为何本地教练在比例上相对较少呢?其中一个原因,很大可能是香港没有足够的运动教练培训课程,加上运动教练缺乏晋升阶梯,所以本地全职教练相对占少数。事实上,若香港希望培训更多的本地精英运动员,便需要更多的教练作配合。开办更多培训本地教练课程及开设更多全职运动教练的职位,便是其中可优先考虑的途径,以增加本地全职教练的相关数目。

 

关于体育活动普及化, Dr. Whitby指出,政府希望借着推广体育活动普及化,让更多人认识运动的好处,增加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但情况未必如理想。虽然本地精英运动员在国际体坛屡获佳绩,带动了更多市民参与运动,可是每次热潮过后,市民对做运动的热情可会减退。他建议政府可与不同机构合作,从各个层面渗入「全民运动」的信息。

 

至于盛事化,本港在举办大型体育盛事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包括国际七人榄球赛、渣打马拉松、香港高尔夫球公开赛和世界女排大奖赛等,都是备受国际关注的大型体育赛事。Dr. Whitby认为,举办体育盛事虽然可以促进旅游业以及相关的酒店、餐饮和零售业的发展及提高香港的国际知名度,带动本地消费。可是,在推动参与体育运动风气上未必有很大影响。

 

体育运动发展不断改变,因此,香港需要一个符合本地发展条件的长远计划。Dr. Whitby建议政府可成立专门负责精英运动发展部门,针对香港真正的需要,制定精英运动政策及长远规划,统筹如何增加本地全职运动教练数目和如何投入政府资源等。他认为,香港的体育运动发展能否再向前推进,实有赖一众年青人的努力,希望他们能汲取各种各样的知识,为香港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图片说明:

 

 

香港体育学院前总监韦德比博士(Dr. Dennis Whitby)认为,在培训精英运动员时,政府除了投入大量资源外,还需要关注运动教练的配合。

 

同学们把握机会向Dr. Whitby发问,藉此了解更多他对培训运动教练的看法。

 

  

除了运动管理及训练(荣誉)社会科学学士课程的学生外,修读体适能、教练及运动管理高级文凭及相关文凭的学生亦有出席讲座,了解更多香港体育运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