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专栏

关于港专 > 传媒中心 > 新闻及专栏

卓言絮语:再话熊猫经济学

中央在赠港第一对大熊猫25年之后第三次赠送大熊猫予香港,加上第二对大熊猫诞下双胞胎,在香港引发熊猫热潮。笔者上周引述专家分析,大熊猫带来的经济收益有直接效应、波及效应和诱发效应三重。 
 
熊猫经济学的源头,在于其珍稀特质,其体现分别为微观个人行为与宏观机构或政府行为两个层面。而其边际利益及抉择考虑,则既具有形、无形或有形融汇于无形的三种。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外送大熊猫历史来看,熊猫经济学首先始于政府行为,其边际利益和抉择考虑是无形的,或者可以说是政治因素大于经济实利。 
 
早于1957年作为中苏友好见证,我国向苏联送赠平平和安安这对大熊猫;中日建交期间,我们把兰兰、康康送给了日本;在中美关系破冰,尼克松总统访华的最后一天,周总理突然宣布向美国送赠一对大熊猫,给美国官民一个极大惊喜;其他获赠国家还有朝鲜、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和墨西哥等。至今,大熊猫扮演中国外交使者的角色依然不变。 
 
大熊猫使者进入2.0版、由送赠改为租借之后,熊猫经济学体现为专业与辩证关系。供应方的条件可谓相当“苛刻”:每年交50-100万美元租金、具备令野生大熊猫受益的研究计画并协助中方获项目资助、证明自身有伺养大熊猫的能力包括场馆和食物供应等,誔下的大熊猫到4岁时必须送返中国以免近亲繁殖,而旅居海外的大熊猫约满后也须回国。但接受方基于经济和研究得益考虑,还是趋之若鹜,而中国大熊猫的保育亦因得到资金和研究支持,物种已由“濒危”转为“易危”。 
 
大熊猫能引发熊猫经济现象,而其他珍稀动物难望其项背,还在于其牵动的个人情感,特别是经过机构营造所形成的涟漪和滚雪球效应,多地动物园以新生大熊猫大做文章就是一例。在民众反应来说,这就属于微观熊猫经济学了。 
 
作者为香港专业进修学校及港专学院校长,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逾二十年。   
电邮:president@hkct.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