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在英国休息了一下,阔别各位读者4周,今天重逢,谨向大家问好!
在牛津和剑桥这两个大学城街头,见到不少参加夏令活动的学生,一团一团,有来自亚洲,包括香港和内地的,也有来自其他地方的,不同肤色和语言的“鸭仔团”,在趁这两所著名大学开放日的热闹。看来香港如果要大力推广香港国际教育枢纽,教育局和文体旅局可以考虑合作一下。
此行正好也赶上英国大选和欧洲国家杯。英国大选,我们在英国以外的,热烈地讨论选情,也在看两大主要政党的民调走势。当你身在英国时,如果只见亲友,或者只在街上和社区蹓跶,不看报纸和电视的话,其实不大感觉到选举气氛。在市面,偶尔看到零星的某党某人宣传牌,没有街头拉票活动,充其量只在信箱收到政党和当区候选人的单张。投票日是正常工作日,不允许拉票,票站布置简单,也没有路标指示,除非专门上网查票站位置,否则你走过门口也不会察觉它就在这里。
也许候选人是小选区的,从香港来的朋友,借鉴香港选举经验,借机联群要求候选人施压选区的教育部门,增加心仪公立中学的收生名额,以容纳向隅的子女,结果如愿以偿。当地的年轻人对投票热情不高,有些有兴趣的会觉得两大党都是“烂苹果”,宁愿票投其他小党,使自由民主党一跃而成第三大党。
热血的大学生,继续扎营占领两大名校校园,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场地满布支持标语和巴勒斯坦旗帜。旁边另一区域有支持乌克兰的,但只剩下一枝孤单的乌克兰国旗,此外什么都没有了。一些年轻人嘲笑,现在还支持乌克兰的,实在过时得厉害。
同样有气氛的,是支持欧国杯的英格兰队。住宅门窗和酒吧挂上英格兰旗,大家津津乐道英队的表现和机会。也许,这就是在没有太多外力影响下,老牌资本主义社会的原生态。
作者为香港专业进修学校及港专学院校长,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逾二十年。
电邮:president@hkct.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