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专栏

关于港专 > 传媒中心 > 新闻及专栏

言必有中:粤语叠词多变 能讲未必能写

叠词可谓人类语言的一大特色,不同语言系统均发展出自身的叠词现象,各具特定表意功能。相较他国,汉语叠词呈现的形态更多,如“AA”(想想)、“A一A”(查一查)、“A啊A”(打啊打)、“A着A着”(走着走着)、“A了一A”(瞄了一瞄)、“AAB”(拍拍手)、“ABB”(亮晶晶)、“AABB”(健健康康)、“ABAB”(研究研究)等,非常多样。粤语系统具灵活变化的特性,粤语自身亦发展出大量叠词,既增加了讲者表达时的节奏感,也令听者听得更生动传神。

出生于晚清的詹宪慈(生卒年不详),在1924年写成了《广州语本字》(《广》),此书共录1,405个广州话口语词条,当中包含部分粤语叠字形容词。纵然此书有小量内容受到后世质疑,但其作为考证粤语权威著作的地位至今未有动摇。翻一翻书,可以见到很多我们熟悉的口语字词,不少迄今仍常见用,只是我们“口所能道,而笔不能写也”(詹氏在自序中如是说,这也是他编著此书的背后原因)。此书以广州话口语音为根据,对我们以粤语为母语的人而言,其实甚有意趣。以下分以两文,介绍十个有趣的粤语叠字形容词。

1. “散捜捜”
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对了,就是“散修修”!《广》:“形容物散处而众多也。”按“捜”是“搜”的异体字,《说文解字》(《说文》)解其为“众意也”,即“很多”的意思,“散捜捜”指“物件多而散乱”,正是今日我们常说的“散修修”。

2. “厯厯乱”
是什么来的?《广》:“形容乱之词也,俗读厯厯,若立立。”“厯”一般被视为“历”字的异体,然《说文》解其为“过也”,即“经过”,其后所出现的意思也未见“乱”意,故相信其属方言音,只在粤语形容混乱时出现的配字,按詹氏所载,此词与今日我们说的“立立乱”应该同一回事。

3. “密卙卙”
有看错是“密密斟”吗?不对呀!《广》:“卙卙者,盛多也。俗读卙,若质。”《说文·十部》:“卙卙,盛也。……汝南名蚕盛曰卙。子入切。”可知“卙卙”二字在东汉已作这词运用,解作“盛多”。清段玉裁(1735-1815)注《说文》曰:“此汝南方言也。今江苏俗语多云密卙。卙音如蛰。”说明此字本为河南、安徽方言中形容名蚕和集盛貌,清代江苏等地俗语有“密卙”一词,詹宪慈则说“广州形容人物盛多而相逼近”,读音若“质”。至今我们粤语仍常以“密卙卙”形容人、物密集繁多,然而我们在通讯软件打的多是“密质质”吧?

4. “空寥寥”
这个猜到吧?对了,就是“空撩撩”。《广》:“寥寥者,空也。俗读寥,若醋馏鱼之馏。”“寥”字在《说文》未收录,依徐铉(916-991)及段玉裁注本所言,“寥”是“廫”的篆形及别字,后以“寥”字通行,解空渺、空虚、空旷,如西汉神仙人物传记《列仙传·安期先生》载琊阜千岁老人的故事,作者就用“寥寥安期,虚质高清”来形容空空渺渺的安期老人。唐《艺文类聚·人部·孝》载〈晋孙绰表哀诗〉有“寥寥空堂,寂寂响户”之句,“寥寥”同样有空虚、冷清之义涵,且已见叠字之用。《广》标其国际音标为“liu1”,阴平声,与今日“撩起”的“撩”字读音同,“空寥寥”读如“空撩撩”,准没错。

5. “薄移移”
快读几次,你就知这是什么词了!《广》:“移移者,薄也。俗读移移,若依依。”“移”在《说文》解为“禾相倚”,即禾谷类农作物摆动,后有挪动、转变之义。詹氏谓《广雅》载“移,薄也”,惟翻查《广雅》,未有所见。而古籍亦未见“移”字作“薄”解之载,这或属方言音。詹氏谓“重言移,形容其极薄也”,道出叠字能加强表达程度的汉语特点。《广》标其国际音标为“ji1”,如詹氏所言,读若“依依”,平声,与今日我们说“薄it it”之入声,见有不同。还有五个,下回分解。

郭锦鸿 香港专业进修学校语言通用教育学部讲师
网址:www.hkct.edu.hk
联络电邮:dlgs@hkct.edu.hk

(文章转载自2022年5月11日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