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专栏

关于港专 > 传媒中心 > 新闻及专栏

卓言絮语:学生人数跌 后果谁承受

教育局在上周向传媒发放了本学年各自资院校的预计收生和实际收生统计,一如既往的引起了传媒关注,焦点在自资院校有何出路、是否会有院校倒闭,以至政府对自资专上教育的最新政策,是否有助自资院校的发展等。

特区政府对自资高等教育有所行动,这已经写在墙上。政府全面接受自资高等教育检讨报告书的建议,改组自资高等教育委员会,赋予拨款、批地等重要的资源分配权,使其发挥“策略性协调”各院校发展(其实是安排各院校的生存空间)的功能;另外,策动修改《专上学院条例》,将开办和撤销专上学院和学位课程的权力由特首会同行政会议转交给教育局常任秘书长(而非政治委任的局长),将撤销专上学院和学位课程的程序清晰化等,使“杀课程”和“杀校”变得切实可行,从软和硬两方面强化官方对自资高等教育的操控权力。

看教育局的数字,本学年自资高等教育的实际总收生数比去年下跌百分之五,跌幅不算大。不过,教育局十月中的立法会文件露出了重要端倪。教育局说,根据统计处去年九月发表的人口推算,“预计未来学龄人口持续下跌的情况并非过渡性而是结构性。”因此,学校包括自资高校收生人数下跌,只是香港人口问题的冰山一角。过去半年,香港各行各业,无论什么规模的都人手短缺,甚至有些空缺的招聘零申请,大家都说,究竟人都到那里去了?

笔者参加有关港青到大湾区发展的讨论,不时有人担心香港会出现人才流失甚至被掏空的情形。我的回应是,香港从来都是有进有出,如果人才不能流动就不会有人才愿意来,社会的开放程度与人才的吸引力成正比。不过,如果鼓励港青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升学和发展,却又不容许大湾区内地青年反过来到香港升学和发展,那就只会加剧香港人口问题,影响香港的整体竞争力甚至生存。

学校收生不足、雇主人手短缺,是香港人口问题首先爆发点,聚焦“杀”两三间自资院校,减少一千几百学额,错过了解决香港人口问题,后果全社会承担。

作者为香港专业进修学校及港专学院校长,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逾二十年。  
电邮:president@hkct.edu.hk